隨著AZ、莫德納等COVID-19疫苗相繼抵台,全台各縣市也開始陸續實施疫苗接種,7月底疫苗涵蓋率已達30%。然而打完AZ、莫德納疫苗後不良反應或返家猝死的案件頻傳,也讓「疫苗保單」手可熱,各大產險公司也陸續推出疫苗險,讓民眾在接種疫苗之前,可以先為自己買好保障。不過你知道疫苗險在保障什麼嗎?究竟該不該投保疫苗險呢?Money101.com.tw幫大家整理了投保疫苗險該注意的事項以及9家網路投保疫苗險最低方案比較,讓民眾投保前有個參考。 延伸閱讀【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施打懶人包】 、【 疫情再起心驚驚?公費、自費疫苗怎打照過來! 】
【Covid-19/武漢肺炎/紓困4.0相關文章】
紓困4.0統整 | 勞工紓困貸款 | 紓困4.0個人補貼 |
各縣市紓困方案 | 公費疫苗怎麼打 | 疫苗種類/副作用 |
疫苗保單比較 | 各縣市防疫措施 | 防疫照顧假 |
【 立刻比較哪家銀行貸款利率最優惠 】 |
疫苗險最高投保到80歲 有住院才理賠
目前市售的疫苗險多以產險公司推出的1年期保單為主,有三家最高投保年齡到80歲,分別是南山、兆豐以及和泰;理賠項目大致上為「住院日額」、「加護/負壓病房增額給付」、「住院關懷金慰」以及「喪葬費用」。值得注意的是,各家產險公司在理賠定義上分成疫苗接種後的「不良反應」或是「不良事件」,兩者的保障範圍也有所差異。
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網站,不良事件指的是注射疫苗後,發生任何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的事件,這些事件有時序相關,但不一定存在著因果關聯性;而不良反應,是指注射疫苗後產生有害的個別反應,此項反應與疫苗接種之間,具有合理的因果關聯性,類似「副作用」,常見由COVID-19疫苗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壓痛、全身倦怠、發熱或發燒等。
舉例來說,小明在施打COVID-19疫苗後發燒住院,若保單條款上的理賠定義是「不良事件」,只要小明在施打疫苗後的28天內住院,原則上就會理賠,不會追究是否為施打疫苗所引發的不良反應;若保單條款上寫的是「不良反應」,則發燒與施打疫苗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係,產險公司才會理賠。
不過有些保單雖然是理賠不良事件,但在除外條款規定「疫苗不良事件中出現之疾病或症狀明顯非屬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或疫苗仿單公告之不良反應症狀」,也就是說,若被保險人產生的不良反應不在衛福部列出的症狀內,可能就不予理賠,因此,民眾投保前還是先仔細看看各產險保單條款。
但無論是不良事件還是不良反應,啟動理賠的前提是「住院」,若狀況沒有嚴重到需要住院治療,疫苗險是不會被啟動的。此外,大部分疫苗險保單僅理賠「接種COVID-19疫苗」產生的不良反應/事件,少數保單如「富邦產物疫苗保障綜合保險」、「新光產物疫苗接種綜合保險」有提供全疫苗接種後所造成的不良反應保障,也就是說,除了接種COVID-19疫苗,若是接種其他疫苗後有不良事件,也能理賠。
疫苗險無等待期 可快速增加保障
雖然施打COVID-19疫苗可能會產生的副作用讓民眾心驚驚,但從疫苗險的保障項目來看,對於原本就有買足額醫療險的人來說效益不大,且疫苗險在保障範圍、住院天數、理賠次數上的限制都比一般醫療險多,比較適合尚未購買醫療險或是醫療險額度不高想要快速提高保額的人,畢竟疫苗險沒有等待期,投保受理後最快在隔日凌晨即可生效。不過醫療險的保障範圍還是比較全面,建議民眾也可以趁這個時候好好檢視自己的醫療保障及額度夠不夠,找出相對適合自己的防疫保單。